苻堅是中國兩晉時期少有的大英雄大豪杰,可以說他英明一世,帶著前秦一統了中國的北方大地,而當時的他也不過是40來歲,還算是正值壯年,眼看著一統天下的大業可能會在他手中完成,苻堅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淝水一戰讓前秦徹底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說到苻堅就不得不提到王猛,王猛此人雖說在現在名聲不顯,但是可以稱得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被后世人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大賢。在王猛的幫助下,苻堅才得以一統北方大陸,但是可惜的是在375年的時候王猛病逝,王猛的去世對于苻堅的打擊是巨大的,就像是齊桓公沒了管仲一樣,原來有個王猛能夠幫他戒備著,看管著諸多事務,這時候王猛不在苻堅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苻堅是一個有大胸襟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頗有一種大丈夫的風采,但是他對于投降自己的人沒有什么戒心,以為自己以誠待人,人家也會以誠待自己,所以這一戰吃了大虧,以至于前秦也滅亡了,自己也沒多久就死了,當時有一個東晉的降將叫做朱序,朱序雖然受到了苻堅的良好待遇,但是卻是心向東晉,結果苻堅還派他去勸降,于是朱序將前秦的布置全部說了,還把前秦的缺點都告訴了東晉將士,結果先鋒軍大敗,后來更是在前秦敗像初顯,但是只要整頓兵馬還能翻盤的時候,在前秦軍中大肆宣揚著“秦兵已敗”,讓后面的秦兵還沒打就先逃跑了。
淝水之戰和赤壁之戰、長平之戰并成為中國古代三大戰役之一,而且淝水之戰也是古代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之中東晉將領率領著八萬左右的兵力,大敗敵軍8,90萬大軍,從此奠定了之后幾十年南北朝的局面。
在公元377年的時候,東晉朝廷已經察覺到了前秦蠢蠢欲動,有要進攻的跡象,于是積極部署準備防守,當時有名的賢臣謝安總管五州軍事,統帥長江下游的兵力,他推薦了自己的侄子,當時的名將謝玄守衛北方防線,招募當地的百姓,訓練精兵,并且選拔了劉牢之等名將為之后的戰斗做好了準備。
378年的早春,前秦首領苻堅派自己手下的大將符丕等人領軍7萬正面進攻襄陽,還有其余兩路大軍將近17萬,分三路一起圍攻襄陽,慕容垂一舉攻下南陽之后就去了襄陽和符丕回合,襄陽守軍死守了一年多之后終于還是告破,之后苻堅繼續進攻,到那時在淮南遭到了劇烈的反抗,謝玄五萬精兵四戰全勝,擊潰了苻堅的前秦大軍,前秦不得不退兵。公元383年的時候,苻堅不滿于上次的失敗,糾集了百萬的大軍大舉入侵。
東晉的桓沖率兵攻秦,牽制秦軍,而苻堅的手下符融帶著25萬大軍作為前鋒,先行出擊,后面還有苻堅親自率領的80多萬大軍,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前秦先鋒先是打下了壽陽一帶,然后派手下人去勸降謝石,派去的正是當年的襄陽守將朱序,但是朱序身在前親心在晉,暗中提示謝石可以趁著前秦軍隊還未集結完畢,先手擊潰他們的先鋒部隊,否則等到百萬大軍匯合就回天乏術了,所以謝石主動出擊,收獲頗豐,擊潰了前秦的先鋒部隊,之后前秦的士氣盡失,80多萬大軍竟然被東晉數萬人擊潰。
謝安是東晉時期的名士,他為人面不改色,淡定從容,在面對著恒溫的鴻門宴的時候,淡定從容的表示了自己堅毅的態度,使得恒溫深受震撼,放棄了殺他奪取東晉政權的機會,后來在淝水之戰更是將自己的軍事才華和從容的氣度展現的淋漓盡致,是一個名垂千古的名相。話說當時正是前秦如日中天的時候,前秦已經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領土,苻堅為了一統天下,大舉侵入東晉,前秦將近二十萬的大軍壓境,圍困了襄陽一年之久,終于攻破襄陽,打倒了秦淮之地,謝安沒有慌張,不忙不亂的派遣謝玄領兵,擊敗了前秦軍隊,振奮了士氣。
之后苻堅又帶著號稱百萬的雄師大舉南下,欲要一戰而決天下,面對著氣勢洶洶的敵軍,很多人都慌了神,但是謝安仍舊不急不躁,一面讓恒沖率領的十萬精兵牽制秦軍,讓他們不能全力以赴,另一邊又以謝玄為將,帶著八萬精兵和秦兵正面交鋒,謝玄轉守為攻,面對著百萬大軍,反倒是先手出擊,趁著主力還沒到只有前鋒部隊到達的時候,一舉擊潰了秦軍的前鋒部隊,后來更是在淝水河畔用計大敗前秦大軍,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當前線的捷報傳來的時候,謝安正在和人下棋,面對這場大勝,謝安只是很淡定說了句“前面的小伙子們贏了”就和人繼續下棋,直等到下棋的人走了之后,才高興的手舞足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國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封建主義社會。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是一種社會共詳情
李昪是南唐的建立者,他的命運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六歲那年,家鄉遭受戰亂詳情
上世紀的上海灘,絕對有杜月笙、黃金榮等人的一席之地。當時中國正處于動亂時期,詳情
札蘭丁·明布爾努(Jalalad-DinMinghurnu,?—1231年)詳情
關于成吉思汗這個人有太多的爭議,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太兇殘,無論是哪一種詳情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商隊前往花剌子模王國,這支商隊在行進到錫爾河上游詳情
歷朝歷代都有猛將,在清朝后期,雖然沒有了對外戰爭,但是內部矛盾也是紛紛不斷。詳情
9月的成都,秋風漸起。望江樓公園外,白鷺日稀。 劉秉璋的人生,如望江樓那段詳情
可能所有人都知道蔡元培是一代教育家,是北大校長,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個充滿俠詳情
當年在授銜儀式上,被授予開國元帥的十人中,朱德的年紀是最大的,但是有一個被授詳情
今天給大家講的主人公是蔣維平,一聽姓蔣,大家肯定會說,是不是和蔣介石有關系,詳情
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統治的晚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詳情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經了很多年的封建時代。那個時候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皇帝的身上詳情
古代人人都想要當皇帝,倘若做不成皇帝的話,做個大官也是好的,再退1萬步說,哪詳情
朱元璋建立元朝,制定了一套皇位繼承王爵分封的制度。他規定皇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詳情
清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這個王朝的歷史雖然只延續了兩百多年,但是期詳情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統一國家,它的建立者秦始皇更是歷史上少有的杰出人詳情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國。芬蘭的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人口僅詳情
說起蒙古西征,我們知道這件事可以說影響了整個世界。蒙古西征當時控制了世界上三詳情
法國,位于歐洲西部,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近代,作為僅次詳情
西伯利亞,位于亞洲北部,是一片地域非常遼闊的土地。西伯利亞的總面積超過130詳情
蘇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是二戰后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作為冷戰時期唯一能和美國抗詳情
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農歷正月,鎮海口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就是詳情
裕謙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來到與定海隔水相望的鎮海城穩定人心,恢復生產,修筑工詳情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話說當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此乃奇恥大辱被外族攻入詳情
馬江海戰是1884年8月23日發生在福建馬江一帶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交戰雙方詳情
1884年(清光緒十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領6艘軍艦入侵福建馬尾港,停詳情
1884年7月14日,法國軍艦在孤拔率領下進入馬尾軍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詳情
1841年鴉片戰爭時期,清軍與英軍正在進行停戰談判,英軍一只小部隊到廣州三元詳情
廣州城北,三元里。中國近代史上最負盛名的村莊,之所以名震天下,與教科書中大肆詳情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兵敗如山倒,到1841年5月英軍已經包圍了廣詳情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這首詳情
1841年1月7日,大英帝國14艘戰艦446門大炮以及艦載的2000多名英軍詳情
慕容復是金庸大師小說《天龍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說中,慕容復風流倜儻,是典型的詳情
梁山好漢被大宋征召后,大小戰役功勛卓著。 如果說之前梁山好漢打的都是小混混詳情
李開先(1502-1568年),自伯華,別號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詳情
羅倫(1431—1478),明代理學家、狀元。字應魁,一字彝正,號一峰。吉安詳情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時常征召一些全國各地會奇術異法的妖人到宮里來,像什么一詳情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錯綜復雜,很多史詩都鮮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應該忘記詳情
公元824年,長安城,殘陽如血,長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蘇玄明打了一個呵詳情
這一年,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去西狩打獵。 不料,在行進途中,御前侍衛竟然把詳情
康有為1858年生,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88年10月,鑒于民族危詳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詳情
慈禧太后最喜歡的太監是誰?連不懂歷史的都能回答上來:李蓮英。 錯。 還有詳情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詳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的文化傳承已經斷絕了,只有古中國詳情
三墳五典,是指中國最古老的書籍。三墳五典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楚詳情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只內容不詳情
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準的汲詳情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于西晉詳情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詳情
我們說男女交歡,常委婉形容為一翻“巫山云雨”,這正是從楚懷王夢神女的一段歡好詳情
現在拍的古裝影視劇中,凡有一官半職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為“詳情
現代生活中,各種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車輛雖多,卻能秩序井然,這中間除詳情
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歷史非常詳情
彭汝礪(lì),彭構云十三代孫,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 人詳情
彭汝礪字器資,饒州鄱陽人。治平二年,舉進士第一。王安石見其《詩義》,補國子直詳情
《宋史·汪應辰傳》 汪應辰,字圣錫,信州玉山人。幼凝重異常童,五歲知讀書,詳情
李開先,字伯華,自號中麓子、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山東章丘(今屬山東濟南市)人詳情
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對當時流行有關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詳情
羅倫注,字彝正,吉安永豐人。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圣賢學,嘗曰:詳情
中國是詩的國度 既有李白這樣瀟灑飄逸的“詩仙” 又有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詳情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詳情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學家、詩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現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間詳情
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學家,字同人,晚年自稱西堂老人。南宋著名詩詳情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