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郡(今陜西省咸陽縣東)、魯郡(今山東省滋縣西一帶)。
1.源于嬴姓,或出自已姓皋陶之后顓頊帝高陽氏的后裔理征,本自李姓,出自春秋時期道家鼻祖李耳之裔李宗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路史》的記載:“段干氏初邑段,以邑干,因邑為氏。”2.源于姬姓,本自段氏,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武公之二子姬叔段,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得姓始祖
段干木、李宗。
遷徙分布
段干氏復姓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沒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六十六位門閥。段干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考證,段干木是我國段干氏的始祖,段干氏與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頗有淵源。“段干”本來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個邑名。根據《史記·老子傳》記載,老子的孫子名字叫宗,是魏國的將軍,先后受封于段、干這個地方,故而得姓,稱為段干氏。根據《風俗通》上的記載,段干氏是段干木的后代。而《史記》記載得很詳細,春秋時期晉國人段干木,居于魏國,守道隱居不作官。魏文侯去拜訪他,他翻墻走避,魏文侯仍對他十分尊敬,每次路過他的家門口必定下車。段干氏就是這位賢人的后代。段干姓望族居于扶風郡(今陜西省咸陽縣東)、魯郡(今山東省滋縣西一帶)。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